今日,“追寻语境——汤有中国画展”在湖北省图书馆隆重开幕,展览至8月19日结束,为期一周。8月12日下午,记者在省图布展现场,见到了著名画家汤有,以及包括湖北省书画院副院长蔡大树在内的多位美术界人士。汤有表示:“能接在8月7日我父亲汤文选的书画精品展后开展,这是艺墨的传承,我非常荣幸。”而针对汤有水墨作品的艺术价值,记者采访了多位著名美学评论家,他们纷纷给予其高度赞扬。
从写意到抽象
记者发现,本次展览中的100余幅作品大致分为两类,一类是大尺幅的山水画,另一类是水墨或重彩人物画。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、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沈伟在接受记者的电话采访时表示:“统观汤有的作品,无论是大写意,还是夸张、变形、甚至抽象为特色,颇有一派浪漫楚风的人物画,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即不加修饰,率性而为。”
而湖北画界泰斗周韶华更给出高度评价:“汤有的思维直指对艺术认知的本原,是一位有思想的画家。”这便是对汤有作品中“真如境界”、画如其人的肯定。
汲取传统文化
记者在布展现场见到一位被吸引而来的普通市民邹先生,他说:“从这些画中好像看到了中国剪纸、皮影的影子,黑白虚实很有意境。”
而正如蔡大树所言,“汤有吸纳华夏多门类艺术精华,将中国的石雕、砖雕、木雕、篆刻融为一体,在画面布局构图上坚持与雕刻艺术相吻合”,这使他的画面不仅具有装饰感,而且增加了空间层次感。更为重要的是,汤有善于从中国传统文学,如屈原的《楚辞》中寻找绘画主题营养,这样的主题与西方的抽象主义巧妙地融合在一起,将楚文化的水墨韵味表现得淋漓尽致,雅俗共赏。
从传统走向现代
在近代以来的中国画创作实践与理论探讨中,从传统走向现代,融合中西、走向国际化是无法绕开的主题。记者通过多番了解得知,早在2005年,汤文选在世时,就曾说过:“汤有从小就看我画画,从绘画语言、笔墨韵味方面看,他有些地方也是像我的。不过他走得比较远,他走了一条蛮难的路。”而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立言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, “汤有经数年修炼,终以大异于乃父”。
汤有既尊重传统,扎实地掌握了笔墨、点线的技法,又以他独特的绘画语言,在中国传统艺术上作出突破。特别是较之其山水画,汤有的人物画中更多地充斥着种种矛盾和近似于梦魇的怪诞。画面中水墨语境和立体主义绘画及表现主义绘画特征的混搭,让所有的人物形象被分解重组,虽不具备叙事性,但其线条、墨色等形成的节奏韵律、情感释放极富感染力。这使他的画既来源于传统,又疏离了传统,既借鉴了西方艺术,又根植于东方,从而获得了文化和审美的双重价值。